当前位置:焦作楼市网>楼市资讯>楼市动态>正文
焦作市加快城区商贸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编辑:焦作楼市网 2010年05月14日17:06 来源:市统计局
 在焦作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城区(五城区地域范围,下同)起着主导地位,2009年焦作市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1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9%。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区现代商贸流通格局初步形成。为加快城区商贸市场科学、合理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城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加快城区商贸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焦作市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企业规模数量增加。2008年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城区的各类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经营网点为1377个。批发零售贸易法人企业685个,其中,限额以上企业55个;个体批零经营户9358个。住宿餐饮法人企业66个,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4个;个体住餐经营户1706个。流通网络遍布城区的各个角落。二是实现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到2009年,城区流通企业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1亿元,较2008年增长18.3%,是2006年的1.68倍,是2005年的1.92倍,近四年来平均每年以17.7%的增速较快发展。

    2、对全市的贡献率提高

    由于老城改造和新城扩建,近年来焦作市城市升级速度加快,住房消费持续升温。城区商贸业作为与住宅建筑业产业关联度较广的行业,从直接影响看:物资消耗较多,带动了相关产品贸易市场的繁荣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和商品的流通;从间接影响看: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容纳较多就业人员,增加了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的人员数量和收入,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富余劳动力,各方面的贡献有所提高。从2005年到2009年,在全市增加的134.1亿元零售额中,城区增加了40.3亿元,对全市零售额的贡献率达30.1%;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就业的人员有54006人,较2005年增长20.1%。

    3、流通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焦作市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同时市委、市政府对个体、私营、股份制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并存的多元化流通格局。

    4、流通业态多样化

    随着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突出,与百姓生活联系密切的业态形势迅猛发展。经营业态有百货店、专卖店、超市、仓储会员店、便利店、厂家直销中心、网上购物、电视购物、邮购等多种形式,零售业态呈多样化,主要以百货店、超市、专业店和专卖店四种业态为主。

    二、制约焦作市城区商贸发展的主要因素

    焦作城区的商贸业无论是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还是经营业态,都有了长足发展,但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在机制看,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规划不尽科学,商业布局不尽合理。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区商业网点布局不断优化,但从城区整体看,商业规划不尽科学,布局尚不够合理。大型商业设施过于集中在主要商业中心地段,导致商业企业竞争加剧,亏损严重。如解放路和民主路交叉口是焦作市最繁华的商业区,聚集着众多的商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大的企业有三维商业广场、苏宁电器、百货大楼、永乐生活电器等。多数经营日用百货和家电产品,这种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经营结构类似,经营手法雷同,势必使企业陷入低层次的价格大战,导致企业经营困难。2009年焦作市三维商业广场亏损553万元、苏宁电器亏损65万元、百货大楼亏损203万元、永乐生活电器亏损2万元。马村区、中站区没有一家较大规模的商场。马村区最大的西格玛超市一年零售额仅有46万元,中站区王封供销社一年零售额220万元。

    2、城市交通和住宅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抑制了汽车消费的释放。由于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正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现代型过渡阶段,消费层次和水平逐步提高,汽车已成为新型现代化的消费亮点、热点。2009年,焦作市限上批发零售企业汽车类销售量增长128.1%,销售额增长142.8%。但目前焦作市市城区的住宅小区基本没有、或少量拥有车库和停车场,随着近年来私家车的发展,由于小区管理缺乏系统设计,住宅小区内汽车随意停放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出现安全问题。从国际大城市和国内一些城市的经验教训来看,私车普及后的交通疏导和停车场的合理规划是需要直面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汽车消费产生瓶颈约束,成为抑制汽车销售的因素之一。

    3、市场管理体制陈旧,管理方式落后。

    市场交易、管理方式落后,仍采用集市贸易的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联结不够,对主导产业的带动不强,集聚和辐射力较弱,在全国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没有。商业的信息、运输、配送、仓储、服务、金融、邮电等功能还不完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有:一是农产品市场数量偏少,农产品市场建设水平较低,均为综合性市场,滞后于城市建设水平。没有大型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不能很好的服务城区居民。二是生产资料市场建设水平低,不成规模,没有培育出特色市场及特色产业,辐射范围小。三是小商品批发市场发育不成熟,交易行为和流通秩序不规范等都制约我市特色商贸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力。

    三、发展壮大焦作市城区商贸经济的几点思考

    随着商贸业国际化、区域化、现代化竞争格局的形成,城区商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将更加激烈。为此,下阶段焦作市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坚持扩大和培育双管齐下,进一步挖掘内需增长潜力,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积极实施《焦作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发挥其在中心城区发展中应有的作用,确保城区商业网点设施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市政府批准实施了《焦作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其总体框架为:到2020年构建以解放路、民主路二条商业带为轴线,一个一级商业中心、一个一级商业副中心、五个二级商业中心、十二个三级商业中心的三级商业格局为骨干,十二条商业街、三大物流基地、二大商品市场体系、多个大型商业零售网点为基础的商业网络体系,进一步确立我市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地位。为此,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规划管理;合理进行商业网点布局和引导;制定明确的规划实施计划,确保商业体系健康、快速发展。

    《焦作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具备法律和法规效力,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认真执行,不能因人事变动、部门利益而影响规划的实施。只有严格按规定进行运作,才能增强企业的投资预期,促进企业参与投资、开展经营,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按规划进行选址布点,避免商业网点开发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无序。

    现今焦作市城区中心区商业设施相对饱和,呈现出竞争白热化和经营微利化的趋势。从城市的发展规律看,居住区和郊县城镇商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由于目前城市的建设逐步向城区的外围和郊县发展,因此城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要科学、统一的规划,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引导企业的投资。可以学习同类城市,出台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定设立大型商业网点要举行听证等条款,以保证规划的落实;应该加快立法步伐,加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政府商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利用掌握的商业统计数据,测算并公布相关数据、分析需求动态,引导和规范企业理性投资,减少盲目性,确保大型商业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与城区购买力水平、消费结构相适应。

    (二)积极发展社区商业网络。社区商业是未来城区商业新的增长点,从国际上大都市的发展规律看,居住区和郊区城镇商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外迁高潮的出现,区域性的商圈必然兴起,城市越发达,商业服务的社区化趋势就越强。其一就是发展社区店。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连锁超市中高、中、低档商品比较齐全,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其次,其网点较多,且正向城乡结合部和各居民小区引伸,购买方便,贴近居民生活,强调的是社区化的组合式消费。从便民、利民出发,社区发展各种业态的商业企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实现。

     (三)统筹兼顾,差异化经营。按照城区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在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各行政区及产业区,应特色突出、差异化发展,特别是在打造以资源深加工、新型材料、生态旅游为主的综合工业城市和山水旅游城市上,以市场资源合理配置为基础,实行产业联动思想,使商贸流通业真正成为工业和旅游业的桥梁和纽带。

    (四)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应充分体现本区域产业优势和文化背景。我市中心城区发展应进一步突出旅游产业、休闲产业、人文产业等地方特色,打造旅游休闲商业之都。

    (五)中心城区商贸流通业应着眼于中原城市群,发展壮大物流业。拥有作为产业的商贸物流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化的重要目标。要努力促进商贸物流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产业业态,提升商贸档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和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商贸物流产业的支柱地位和对一二产业的引导作用。力争使商贸物流产业达到业态完整丰富,结构科学合理,地区辐射力大,经济贡献高的成熟产业。将焦作城区建成为立足豫西北和晋东南,服务中原城市群,联通全国的现代化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共 [1] 页——
    关键字:焦作楼市、焦作房地产、焦作房产、焦作地产、焦作房价、焦作新楼盘、焦作房地产市场行情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8639005110
文章搜索: